新闻中心

中国电信云网融合注智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中国电信广西公司持续加大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通过5G、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各类教育应用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撑,让更多融合创新在中小学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凤凰渡口,壮士热血染大江……”9月23日,在全州县凤凰镇和平村内的湘江河畔,凤凰镇和平红军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们正在学校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展览室里为来宾们讲述红军长征一个个悲壮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凤凰镇和平小学于2018年更名为“和平红军小学”,成为广西20所、全国300所红军小学之一。目前学校共有12个班,535名学生。
校园安全是教育环境正常运行的基础,“平安校园”是校园安全的信息化保障。中国电信全州分公司通过引入“天翼云眼”智能监控系统,共安装了40多路摄像头,实现公共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据和平红军小学校长雷雨介绍,除了课堂学习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学校用餐,每个老师都责任重大,不能有任何闪失。“通过引入中国电信先进的视频AI监控、防欺凌系统以及智能分析技术,极大地方便了老师看班和领导巡查,校园安全得到全方位升级,为师生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不断升级的通信网络服务,实现了师生、设备、教育资源的广泛连接,可以支持智能教学设备、在线学习平台等智慧教育应用的运行,为全校老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平时制作教案、备课以及家校互动,都方便了许多。”多名老师表示,平时经常访问“八桂教学通”平台,通过网络学习“一师一案”优秀教案、“一师一优”优秀授课等,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9月26日10时许,兴安县教育局“智慧食安大数据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点击屏幕地图上的学校,该校食堂后厨多个角度的画面就一一呈现在眼前。其中一学校食堂后厨的一名工作人员没有按规定佩戴口罩,摄像头立即识别、抓拍,并在告警后记录到系统后台。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是深受社会关注的民心工程。中国电信兴安分公司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基于天翼视联网,利用天翼云眼智能摄像头及AI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进校园,加快智慧监管赋能,织密校园食品安全防护网。
据悉,“互联网+明厨亮灶”目前已覆盖全县67所学校,共设置了200路AI摄像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智慧监管系统平台,可以对入网的所有学校后厨远程查看餐食制作等情况,实时进行全方位、全时段监管。
据中国电信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平台可以360°无死角全程直播后厨的实时情况,依托视频分类汇聚、智能AI分析、细分场景信息化能力,能够自动识别不戴厨师帽、不戴口罩、垃圾桶未盖、后厨吸烟、鼠患等不规范行为或安全隐患,做到事前预警防范,很好地实现了餐饮后厨的数字化监管。
该平台除了“监督检查”“预警中心”“档案管理”外,还有“大数据分析”“溯源”等功能。学校留样、消毒、出入库等工作在平台均有记录,形成信息化数据;消费者口碑、AI预警、检查上报等相关数据均直观呈现,形成各校的食品安全指数化排名。主管部门依据平台大数据分析各学校情况,做到定点靶向监管,为校园食品加上“安全锁”。
9月26日中午时分,兴安县第四中学初一年级王同学来到教学楼一楼的楼梯通道旁,给远在广东佛山务工的父母打电话。他把胸前的智能学生卡插入一台校园公用电话机中,拨通电话后,电话机上的液晶屏幕上就看到了他父亲的身影。
这是中国电信根据中小学校现行的管理要求,制定了学校专属的方案并引入的适合校园的产品——可视电话业务。
兴安县第四中学实行寄宿制管理,共有36个班级、1909名寄宿制学生,基本来自附近的村屯。作为封闭式管理的学校,学生的手机问题一直是家校头疼的问题,不使用手机,家长无法及时联系孩子,无法第一时间内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而使用手机又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影响学习。而可视电话完美解决了家校的难题。
中国电信可视电话依托中国的千兆网络和最新的5G技术,以高网速,稳定传输等性能,实现可视通话、一键留言等功能,赢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原来只能闻其声,不能观其貌,只能默默地想念。但是有了中国电信的可视电话就不一样了,孩子看到父母后可以更安心地学习,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外务工也更放心了。”一位家长在使用过中国电信的智慧校园中的可视电话后高兴地说。
据悉,智能学生证采用远距离非接触式芯片技术,集亲情双向通话、SOS紧急呼叫、安全定位、轨迹回放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构造简约,只有几个按钮,操作非常简单,但是功能却很齐全,不仅解决家长的烦恼,也满足了校园管理人员的需要。在电信合作学校,更能实现智能学生证和校园门禁、学生食堂的连通,畅享校园生活。
智能学生证是一款集校园安全管理以及家长与孩子沟通刚性需求为一体的学生智能穿戴设备,其中的多种功能,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安全管理,有效解决孩子上下学途中失联、失控等问题,全方位守护孩子的安全,一张小小的智能学生证解决了家长很多烦恼,既不用担心配备手机造成孩子分心,又能与孩子进行必要的联络,同时也为孩子加了把“安全锁”。(蒋光仕)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