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没有对外贸易被欧美制裁为何朝鲜是美关税战中最大获益者?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2025年4月,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办公室的镀金吊灯下签署第47号总统令时,签字笔尖几乎戳破了羊皮纸。
特朗普政府以“重塑公平贸易”为名掀起新一轮全球关税风暴,其政策覆盖范围之广、执行力度之狠远超首任任期。
对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从25%提升至30.9%,涉及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等战略产业;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0%关税,精准打击德国高端制造业;
对日本半导体材料征收24%惩罚性关税,意图遏制东京在芯片供应链的布局;即便是北美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墨西哥,其农产品出口也被课以25%重税。
这套无差别打击组合拳导致国际贸易秩序剧烈震荡,世界银行测算显示全球贸易量在政策宣布当月骤降3.7%,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同时,这份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的关税清单,也被特朗普称为“让美国再次盈利的终极武器”。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关税大战开始后,美国仅对华关税一项就飙升至30.9%,相当于每天从太平洋对岸抽走3.2亿美元。
标价19.9美元的中国产咖啡机涨到27.8美元,宜家中国代工的螺丝刀套装价格翻倍,连圣诞节必备的义乌产LED彩灯串都贵得让中产家庭主妇肉疼。
美国本土通胀率在关税生效两周内跃升至3.2%,其中电子产品价格涨幅达7.4%,汽车零售价平均上涨5800美元,中产阶级家庭年度消费支出预计增加1200美元。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为规避关税成本,超过42%的跨国企业启动供应链转移计划,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成为产能迁入热点,仅东南亚地区就承接了价值280亿美元的中高端制造订单。
数字货币结算占比从12%飙升至29%,部分企业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关税成本转嫁。
日本紧急拨款141亿美元补贴受影响企业,同时加速推进6G通信和量子计算研发;韩国启动新南方政策2.0,将东盟市场贸易占比目标从28%提升至35%。
欧洲则侧重“抱团防御”,欧盟委员会设立240亿欧元关税对冲基金,允许成员国动用公共采购杠杆保护本土产业,德国更突破债务刹车限制,斥资900亿欧元扩建本土芯片工厂。
墨西哥推出进口替代2.0计划,将能源自给率目标设定为75%,同时借助美墨加协定漏洞,通过原产地规则调整将65%对美出口商品认证为“北美制造”。
来自中国的应对不必多说,特朗普对华加征多少关税,中国第二天便加征回去,以抗衡到底的态度向美国早早亮剑,绝不会有半分妥协。
全球各国丝毫不卖美国面子的反应,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如同回旋镖一样,不过几天时间便兜兜转转刺向自身。
当特朗普在佛罗里达海湖庄园宣称“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时,现实数据却描绘出截然不同的图景:美国制造业PMI在政策实施后跌破荣枯线,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二十年来最严重倒挂,高盛模型预测若现行关税维持至2026年,美国将损失1.2万亿美元经济产出。
不过,就在包括美国这个始作俑者在内的全球国家,都被卷入关税争端而遭受损失时,遥远远东地区的朝鲜,却似乎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或者说,在欧美国家长达几十年的全面制裁面前,这点关税加征根本算不了什么。
从朝鲜这些年的经历来看,一场关税大战似乎还真算不了什么,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实在太过恶劣。
在联合国安理会第2371号决议通过后的某个深夜,平壤某国营工厂的工人们正将成吨的煤炭装进印着俄文的麻袋。
这些产自平安南道的无烟煤即将搭乘改装渔船,在黄海某处与悬挂柬埔寨国旗的货轮完成“海上接力”,最终作为“东南亚环保燃料”出现在东京火力发电厂的锅炉里。
这个被西方媒体称为“幽灵船队”的运输网络,恰是朝鲜在制裁铁幕下构建的生存体系缩影。
自2006年首枚核装置引爆以来,平壤已在11轮制裁中淬炼出独特的生存智慧。
当国际观察家们还在研究卫星图片里的导弹发射架时,朝鲜工程师早已在元山港的防波堤下铺设了光纤电缆,用比特币矿机昼夜不息的嗡鸣声,为这个经济孤岛输送着数字化生存的血液。
实际上,制裁初期的阵痛也曾让平壤街头的卡车改用木炭驱动,加油站排队的场景犹如末日电影。
在中朝边境的丹东口岸,满载电子元件的自行车队每天往返六百余次,每辆车的载货量精确控制在海关免检的49公斤红线之下;
在罗津特区的算力农场里,三千台矿机借用中国电力挖矿,所得加密货币通过澳门赌场洗成美元;
海关官员熟稔地划开印有联合国标志的封条,对这些不该存在的奢侈品视若无睹。
这个场景完美诠释了朝鲜的生存哲学:当全世界的制裁专家都在研究如何收紧绳索时,平壤的应对之道不是挣脱绳索,而是把自己变成绳索本身。
从煤油灯到5G基站,从木炭卡车到区块链,这个浸泡在制裁中的国度,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朝鲜人自己的生存之道。
而这种经历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当美国的关税大棒令全球各国严阵以待时,朝鲜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倒能看准机会从中获利。
当世界各国忙着应对钢铝关税、半导体封锁和供应链重组时,平壤早已在数十年制裁中练就了独特的“抗压体质”。
当中国工厂因25%的关税被迫转移生产线时,朝鲜农民正在用有机堆肥培育高产玉米;
当越南代工厂因订单暴增陷入用工荒时,平壤机械厂正用报废卡车零件拼装出国产拖拉机。
这种极端自给自足的体系,在全球化黄金时代被视为落后象征,却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意外成为避风港。
就像平壤科学家用苏联时期的离心机改造出核燃料生产线,这个国家擅长将限制条件转化为创新动力。
平壤在罗先经济特区建立的比特币矿场,利用中朝边境的廉价电力昼夜运转,算力规模足以进入全球前二十。
2024年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朝鲜黑客部队通过攻击虚拟货币交易所,每年窃取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数字资产。
中朝边境的丹东-新义州地下通道里,装满无烟煤的集装箱被拆解成自行车队,每辆载重30公斤的蚂蚁搬家式运输,成功绕开联合国观察员的卫星监控。
日本水产市场出现的“俄罗斯鳕鱼”,经DNA检测实为朝鲜东海捕捞的明太鱼,这种经由第三国洗白的海产品,每年创造2亿美元隐形外汇。
就连平壤各大编程公司的职员,都在为东南亚电商平台开发防封号软件——这些看似荒诞的产业生态,构成了朝鲜经济真正的免疫系统。
于是,当美国商务部忙着封杀长江存储时,朝鲜通过马来西亚中间商,用加密货币购得被淘汰的28纳米光刻机;
当中俄推进本币结算挑战美元霸权,朝鲜军工企业已用炮弹换回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田开发权。
这种将生存劣势转化为谈判筹码的逆向思维,堪称国际政治中的“柔道经济学”。
因此,世界关税大战背景下,当各国都忙着筑起关税高墙时,朝鲜人早已学会在墙缝中播种。
正如朝鲜外务省发言人的调侃:“当你们忙着拆别人家墙时,我们早已学会在废墟上种花。”
这个被制裁次数打破吉尼斯纪录的国家,用极端自保策略验证了一个事实——在核威慑与关税战交织的新冷战时代,最顽强的生存者往往是那些提前适应“石器时代”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