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普|人类大脑的转速慢得超乎你想象
对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研究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发现,人类思考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仅为每秒10比特,与计算机每秒能执行数万亿次操作根本无法相比。
研究表明,我们每时每刻都从感官接收数万亿的信息,然而,能够传递给我们意识的信息却仅有10比特。这一发现提出了一个有趣的悖论:我们的大脑究竟是如何过滤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以便有效地感知世界并作出决策的?
研究人员发现,蒙住眼睛解魔方需要每秒处理不到12比特的信息。职业玩家玩《星际争霸》时处理信息的速度约为每秒10比特,而阅读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你短暂地达到每秒50比特的高峰。
在人类大脑中,约800亿个神经元形成了万亿次连接,赋予我们分析、想象和规划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果蝇只有约10万个神经元,却足以让它们寻找食物、四处飞翔和与其他果蝇交流。那么,为什么人类的大脑无法像果蝇那样以超快的速度处理大量信息呢?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答案,但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与需求有关。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与缺乏需求有关。人类的祖先选择了节奏足够缓慢的生态环境,使得生存成为可能。事实上,每秒10比特的处理能力只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才需要,大多数时候,人们周围的环境变化节奏都非常悠闲。已有研究表明,大多数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只需要每秒几比特的信息处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人类的思维速度之所以慢,可能正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存智慧。慢下来的思考模式,能让人类更加理性地面对世界。
发表在《神经元》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认为,了解大脑的演化可以有助于改善人工智能技术,使其更符合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尽管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不及计算机,但其高效的信息过滤机制使我们能够在复杂的世界中生存和繁衍。这项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大脑功能的理解,也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
根据《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广东将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显著提升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
当天比赛的项目是蒙古马30公里耐力赛,参赛马匹均为身高不高于1.45米的蒙古马,冠军将获得3万元人民币奖励。
12月2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一花馍店内,面点师傅们用面粉、果蔬汁、鸡蛋和牛奶等食材,精心制作出一系列蕴含“蛇年”吉祥寓意的花馍。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悉,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将于12月29日正式运营。目前,该工程已经进入工作设备调试及院内模拟运行阶段。
步行15分钟就能够满足各类生活需求的“一刻钟生活圈”在北京正遍地开花。在北京市海淀区,这个“生活圈”开始乘AI之势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