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人形机器人订单大爆炸!6家企业利润翻倍3家被社保外资疯抢
2025年,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幻想,而是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从工厂车间的螺丝拧紧、零件搬运,到医院走廊上的导医送药,甚至家庭厨房里的煎炒烹炸,它们的身影已随处可见。 这场由政策扶持、资本涌入和技术突破共同点燃的产业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出一批业绩“火箭式”飙升的机器人新贵。
巨头布局,资本狂潮: 短短半年内,远东股份利润暴增254%,金田股份电机量产速度提升3倍,社保基金及众多外资巨头已重仓押注行业核心企业。 特斯拉宣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年内试产5000台,2026年目标直指5万台,国产厂商也同步发力:优必选WalkerS斩获超500台意向订单,乐聚机器人交付量突破100台。 企查查数据显示,仅2025年前8个月,宇树科技中标项目数量就已达68个,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订单潮的爆发直接受益于政策红利: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运动控制框架TienKung-Lab,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深圳市政府更斥资20亿元设立产业基金,专项扶持机器人企业研发和量产。优必选更是凭借9051万元的大单,以及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联合中标的1.24亿元代工项目,在市场上占据了先机。
1. 高德红外 (预增734%~957%): 红外传感技术的龙头企业,凭借为特斯拉Optimus供应环境感知模块,在黑夜中精准识别10米内热源的能力,闷声赚取了巨额利润。 其刚中标的军方红外探测项目,更体现了其技术壁垒的深厚。
2. 长盈精密 (净利润暴增800%): 其关节齿轮已打入全球两大头部机器人供应链,2024年净利润飙至7.72亿元,生产线全负荷运转。 工人们戏称:“机器人造机器人,我们只管按启动键!”
3. 远东股份 (预增192%~254%): 这家老牌电网设备商凭借其柔性拖链电缆,成功杀入机器人核心供应链。 该电缆覆盖特斯拉Optimus二代60%的线束需求,单台价值量超过200美元。 已锁定优必选、智元机器人三年订单,生产线小时不间断运转。社保基金四二二组合更是狂买2445万股,稳居第四大股东。
4. 金田股份 (预增176%~225%): 其稀土永磁材料让空心杯电机的磁能积飙升15%,成本降低40%。作为特斯拉Optimus关节模组的核心供应商以及小米CyberOne二期项目的独家定点供应商,其生产车间已扩产3倍,仍旧面临严重的人才缺口。
5. 瑞芯微 (预增185%~195%): 自研结构光模组RMSL205让机器人避障效率提升25%,助力优必选WalkerS在医院环境中精准识别并避开障碍物,甚至能识别仅0.5厘米宽的输液架。 此外,全球首款开源鸿蒙机器人“夸父”的运动控制芯片也由其提供。
6. 天奇股份 (预增163%~176%): 新能源汽车厂成为其机器人的最佳“训练场”。 在总装车间里,人形机器人正学习安装车门、拧紧电池包螺丝,日均采集200GB操作数据,失误率已从15%下降到2.7%。
国产供应链的崛起: 长期以来,人形机器人关节的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被德国和日本企业垄断。 如今,震裕科技日均生产100套国产丝杠,双林股份攻克“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工艺,年产能达1.2万套;微型丝杠领域,福立旺也已向头部客户送样,10亿元苏州基地正加速投产。 轻量化关节轴承成为新的战场,长盛轴承为宇树科技定制的碳纤维关节,减重30%。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前景一片光明,但成本依然是最大的拦路虎。特斯拉Optimus的物料清单超过5万美元,距离2万美元的目标差距巨大。 宇树科技销售负责人坦言,43%的G1买家只是将其作为电子宠物,缺乏编程开发能力。 此外,技术隐忧和伦理争议也同步发酵:某头部企业灵巧手抓取鸡蛋的破损率仍高达12%;欧盟GDPR新规要求机器人必须配备“隐私开关”,某餐厅机器人因误录顾客对线万元,工程师不得不连夜加装物理遮罩。
结语: 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机遇远大于挑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扶持,人形机器人必将在未来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