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群山间钢轨架起通途路——盘兴高铁全线完成铺轨侧记
7月22日,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铺设至盘州市茶厅左线隧道出口,盘州至兴义高铁项目(以下简称盘兴高铁)铺轨任务圆满收官,这一重大节点的完成,背后是无数建设者们挥洒汗水的辛勤付出,是每一项先进技术对每道难题的攻克,是铁轨两端人民多年以来的期盼。
“桥隧比高达90.66%,隧道占比近50%,线米,在这样险峻的条件下进行铺轨,难度超乎想象。”谈起施工过程,盘兴高铁长铺设备负责人胡海涛坦言,这是他从业多年来首次遇到如此大的挑战。
“铺轨过程中,其它地方一台机车推坡足够,盘兴高铁至少要三台机车才能完成;我们一个班8个人,在其他地方每天能铺轨2公里,但在这里,10个操作人员外加30人配合的团队,每天才能铺轨1.5公里。”胡海涛说。
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盘兴高铁建设团队精心筹备、迎难而上。筹备阶段,参建各方综合考虑线路坡度、地质状况、施工环境等因素,精心编制长钢轨运输及铺轨方案。施工时,采用内燃机车重联牵引无线同步操纵系统,有效保障了钢轨在长大坡道运输中的安全;全面运用钢轨闪光焊远程监控诊断系统,确保了焊轨质量的可靠性。同时,智能道砟摊铺机、智能数显螺栓紧固机等6种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最高单日铺轨高达9公里。
在无砟轨道施工阶段,针对隧道内空间受限、交叉作业复杂等难题,项目团队建立了“日跟踪、周预警、月考核”机制,合理统筹运输调度,并引入龙门吊运输一体化平台及自动化养护系统,实现了多工序的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益和进度。通过全站仪与精调小车联动,保障了无砟轨道的高精度,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
7月22日早晨6点,盘兴高铁铺轨现场负责人刘建权来到施工地点,提前做好铺轨的前期协调和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铺设。
8时许,所有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就绪。随着现场指挥人员一声令下,早已整装待发的施工队伍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数十名施工人员身着安全服,各司其职,整个场面紧张而有序。各种铺轨机械在工人的操作和配合下缓缓向前移动,铁轨被精准铺设到位。
“从铺轨前期准备工作,到如今全线铺轨圆满完成,我在这里已经工作3年,3年如一日的坚守,我们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真的不容易。”铺轨完成,刘建权感慨不已,“为了保质量、赶工期,我们最多的时候每天有800余人参与铺轨施工作业。”
刘建权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盘兴高铁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和老百姓都给予施工团队很大的关心和支持,这也是他长期坚守岗位的动力所在。
“3年来,只有每年春节期间回陕西老家和家人短暂相聚,其他时间都坚守在工作岗位,确实有愧于家人。”刘建权表示,盘州高铁通车后,他打算邀约家人前来乘坐,看看自己这么多年的奋斗成果,实地感受贵州高速发展的交通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乡村面貌。
正是有众多像刘建权一样的建设者日复一日的艰苦奋斗,才有盘兴高铁全线铺轨目标的完成。他们纷纷表示,能参与这条意义重大的高铁建设感觉非常自豪。
铺轨完成只是一个阶段性胜利,后续还有线路精捣、精调、静态验收、联调联试等阶段,建设者们正信心满满地朝着通车的目标冲刺。
7月22日,随着最后一段铁轨铺设到位,盘兴高铁铺轨工作圆满收官,这一消息让翘首以盼的盘州、兴义市民激动不已。
当天,听说盘兴高铁即将完成全线铺轨,盘州市两河街道海铺村村民董克文激动不已,他一大早就来到施工现场附近,找了一个制高点,远远观望施工场景,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看见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精准铺设到位,董克文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盘州去贵阳、昆明方向都有高铁直达,经济实惠又快又方便,唯独前往兴义没有高铁可乘,盘兴高铁铺轨完成,乘坐高铁去兴义的目标就要变为现实,开心得很。”董克文兴奋不已。
谈起盘兴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在盘州市工作、家住兴义市万峰林的魏林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高铁站就在我家旁边,以前从家开车到贵阳要四个多小时,到盘州市也要一个多小时,高铁开通后,到贵阳两个小时、盘州30分钟左右,节约一半时间,出行方便多了。”魏林表示,“盘兴高铁开通,我一定会第一时间买票体验,感受这趟便捷的交通之旅。”
全线铺轨完成,盘兴高铁离通车时间又近了一步,届时,它不仅会促进贵州西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的互联互通,还将载着盘州、兴义两地群众的期待与梦想,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六盘水市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 郭 坤 陈栋梁 报道)